好运网

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- 大暑代表什么

2025-03-29 09:14分类:24节气

 

大暑节气有何深层含义?它又象征着何种意义?

大暑节气有何深意?作为夏末的标志性节气,大暑时节高温多雷暴,是一年气温之最。此时,诸多习俗需留意,防暑尤为重要。下面,且听小编详细道来大暑的内涵。

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?

大暑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末尾一环,标志着夏日的终结,公历每年7月22日至24日间,暑气逼人。暑字蕴含着炎热的意味,而大暑则将这种炎热推向极致。此节气气候特征鲜明,高温酷热,台风、雷暴频发。正值三伏之中伏之际,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。大暑节气,气温之高在二十四节气中独占鳌头,高温日数最多,极端高温出现频率最高,无愧于“炎热之冠”的美誉。

我国南方小暑时节,气温普遍维持在26℃上下,标志着盛夏的来临。此时,各地雷暴频发,常伴有狂风暴雨,甚至可能出现冰雹。南方地区东旱西涝现象明显,亟需及时采取抗旱、防洪措施,以减轻灾害影响。

大暑时节,我国民间流传着饮伏茶、晒伏姜、烧伏香、品羊肉汤等传统习俗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分大小暑,月初小,月中大,今热气尤盛。”此时,斗指丙为大暑,天气比小暑更为酷热,故名大暑。大暑正值“三伏天”中的“中伏”时期,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刻,气温攀升,农作物生长迅猛,然而,旱涝风灾等气象灾害亦频发。

物候现象

古时我国将大暑划分为三候:首候腐草化萤;次候土壤湿润,溽暑难耐;终候大雨时而降临。[2]每当大暑来临,气温攀升,雨水增多,细菌滋生,枯草植物易腐,夜晚常可见萤火虫在腐草败叶间穿梭觅食。同时,土壤高温潮湿,正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茁壮成长。三候描绘了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,天空随时可能降下雨水。

大暑的习俗:

习俗1:晒伏姜

古语有云:“大暑食姜,胜似参汤!”在古时的山西、河南等地,每逢大暑节气,民间便流行“晒伏姜”的风俗。人们将生姜榨取汁液,再与红糖拌匀,置于阳光下晾晒。经过三天自然风干,便成了具有祛湿散寒、辛温解表的姜糖。对于风寒感冒引发的咳嗽及脾胃虚寒,均有显著疗效,实为夏季养生保健之佳品。

习俗2:烧伏香

伏香燃起,是我国大暑时节流传千年的民间习俗。在古代农耕社会中,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,故而“靠天吃饭”成为常态。每逢佳节,古人便会相约至寺庙祈福,烧香拜佛,祈愿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生活安康。大暑节气亦不例外,此时正值中伏临近,故而庙宇中烧香祈福的习俗便被称作“烧伏香”。

习俗3:吃仙草

在我国古时,广东地区每逢大暑时节,民间便有独特的食俗——品食仙草。此仙草实则是一种具有清凉解暑功效的草本植物。因广东大暑时节气温较他地更为炎热,当地居民便以仙草熬制“凉草粉”或“仙人草”,此清凉饮品既可消暑降温,又能调和阴阳,维护身体健康。

习俗4:饮伏茶

伏茶,名如其时,专为三伏酷暑所饮。此茶汇聚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余味中草药精华,古时乡间盛行此风。村人于村口凉亭置茶,供过往行人免费饮用,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习俗5:喝暑羊

大暑时节,鲁中南与鲁西南地区盛行“喝暑羊”,即品尝羊肉汤,此为一项传统习俗。其中,山东单县羊汤尤为著名。伏暑之际,羊汤鲜美营养,堪称滋补佳品。

上一篇:冬至节气养生要点 冬至养生的重要性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