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运网

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冬至节气的气候特征 冬至节气的气候特点

2025-03-17 10:46分类:24节气

 

冬至时节的气候特征鲜明,其气候特点显著突出。

冬至节气,气候特点鲜明。作为冬季第四个节气,其时间定于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。在这一天,北半球迎来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,随后白昼逐渐变长。尽管如此,短期内气温仍将下降。欲知更多关于冬至气温变化的信息,请随本文一同探索。

一、冬至气候的显著特点 冬至时节,气候呈现两大显著特点:一是日间日照时间显著缩短,二是气温持续下降,气候变得格外寒冷。

俗语有云:“冬至饭一餐,日长一线间”,冬至过后,白昼逐渐延长。然而,地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仍不及地面散发的热量,故短期内气温持续走低。尤其在冬至期间,西北高原的平均气温多在零下,南方地区也仅在6至8摄氏度徘徊。此外,自冬至起便开始“数九”,因此冬至日也成为了“数九”的第一日。

二、冬至时节,虽太阳低垂、白昼缩短,但气温并非最低点,冬至当天的温度仍有所上升。

事实上,地表尚存“积热”,故冬至前气温多不甚寒冷,严寒往往始于冬至之后。我国气候差异显著,此冬季气候对于多数地区而言,显然来得较晚。

三、冬至节气之候象古时人们将冬至划分为三候:“一候蚯蚓结茧”,“二候麋鹿角脱落”,“三候泉水涌动”。

意指土壤中的蚯蚓仍旧蜷缩其身,麋鹿感阴气消退而角解。随着冬至过后,太阳直射点北移,太阳运动步入新周期,其高度逐渐上升,白昼日渐延长,故而山泉得以流淌,温热宜人。

以上内容详述了冬至的气候特点及气温变化情况。随着冬至的到来,白昼逐渐延长,但气温却持续下降,我们还需耐心等待这段寒冷时光的结束。

上一篇: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是什么

下一篇:没有了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