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运网

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芒种后面是什么节气

2025-04-18 09:12分类:24节气

 

芒种后面是什么节气

芒种之后,便是夏至时节。芒种,作为夏季的重要节气,在我国象征着丰收的到来。随着芒种的结束,天气亦将转变,步入新的节气周期。那么,芒种之后,又将迎来哪一节气呢?

芒种过后,便是夏至节气来临,位居二十四节气之第十,夏季第四个重要节点,亦为仲夏时节的第二站。芒种时节,通常落在每年的6月5日至7日,而夏至则定于6月21日至22日。每当太阳横渡黄经90°,芒种便过渡至夏至,此时白昼最长。古语有云:“日长至夏至,日短至冬至”。

夏至过后,地面受热剧增,空气对流活跃,午后至傍晚,常现雷阵雨。此类热雷雨来去匆匆,范围有限,俗称“夏雨隔田坎”。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以这种天气为喻,创作出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”的传世佳句。对流天气虽带来强降水,却非诗中描绘那般美好,常引发局部灾害。诗人徐书信在《暑雨》中亦对夏日雷雨进行了生动描绘:“夏日熏风暑坐台,蛙鸣蝉噪袭尘埃。青天霹雳金锣响,冷雨如钱扑面来。”

夏至时分,三候现象显现:鹿角脱落,蝉鸣初起,半夏萌芽。夏至之日,阳气达到极致,故鹿角脱落以应时;夏至之后,阴气渐生,雄蝉感知变化,振翅而鸣;喜阴的半夏,夏半方始生长,故称“半夏”。古称“蜩”的夏蝉,体型硕大,黑羽清鸣,声长而亮,俗称“知了”。另有寒蝉,于立秋后鸣叫,古称“螗”,体型小巧,绿羽尖鸣,声急而短,俗称“都了”。

在江南,夏至时节,食鸭、鹅的风俗犹存,其理与角黍相似。古时,以四爪禽类为阴,鸭鹅游于水,亦被视为阴物,故夏至有“烹鹜”之俗。

上一篇:秋分习俗 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
下一篇:清明节忌讳吃啥子食物、东西 清明节忌讳吃啥东西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