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时节有何含义?亦称何名?白露时节的内涵与象征意义何在?
白露,这一独特的节气,究竟有何含义?又被称为何名?它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特色鲜明,却常让人难以辨识。然而,透过深入了解,我们便能洞悉其奥秘。究竟,白露节气意味着什么?它又有哪些深层寓意?
白露节气是什么意思又叫什么
白露节气,亦称白露,其别无他名,仅此一称。
白露,亦称“秋分”,位居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五位,乃秋季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干支历申月之终与酉月之始。此时斗柄指向癸,太阳黄经达165度,公历9月7日至9日间交节。白露,此节气凸显自然界寒气渐浓,随着冷空气攻势加强,白日虽阳光炽热,但夜幕降临后气温迅速降低,昼夜温差逐渐扩大。
白露节气,亦称何名?当白露降临,夏风渐退,冬风兴起,冷气转强。随着太阳南移,北半球日照缩短,光强减弱,地面散热加速,气温亦随之快速下降。暑热渐消,天气转凉,露水凝结。古人依四时配五行,秋属金,金白,故以白命名秋露,是为“白露”。
白露,又称“白露节气”,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“候平均气温”理论,当气温介于10-22℃时,即为春或秋。据此,白露标志着各地渐入秋境。古语有云:“白露身弗露。”此言天气转凉,宜添衣保暖。同时,需注意预防秋燥。白露时节,各地民俗活动丰富,如祭祀大禹、酿制五谷酒、品饮白露茶等。
白露节气是什么意思和寓意
气候变化
白露降临,秋季正式拉开序幕,气温渐降,凉意袭人,霜冻初现。此节气亦宣告夏日的落幕,人们开始筹备迎接寒冬的到来。
生命转折
白露时节,植物生长步入关键转折,众多植被渐次凋零,落叶飘零,蓄势待发,为春日繁茂奠定基础。此节气亦寓意着生命轮回与变迁。
家庭团聚
在悠久的传统文化里,白露时节更添家庭团圆的温馨氛围。家家户户开始筹备年货,为严寒的冬季做好物资储备。此时,也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、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。
白露节气的诗词
白露诗句一、《南湖晚秋》
唐五代(白居易)
八月白露降,湖中水方老。
旦夕秋风多,衰荷半倾倒。
手攀青枫树,足蹋黄芦草。
惨澹老容颜,冷落秋怀抱。
有兄在淮楚,有弟在蜀道。
万里何时来,烟波白浩浩。
白露诗句二、《杂诗》
魏晋(左思)
秋风何冽冽,白露为朝霜。
柔条旦夕劲,绿叶日夜黄。
明月出云崖,皦皦流素光。
披轩临前庭,嗷嗷晨雁翔。
高志局四海,块然守空堂。
壮齿不恒居,岁暮常慨慷。
白露诗句三、《情诗》
魏晋(曹植)
微阴翳阳景,清风飘我衣。
游鱼潜渌水,翔鸟薄天飞。
眇眇客行士,徭役不得归。
始出严霜结,今来白露曦。
游者叹黍离,处者歌式微。
慷慨对嘉宾,凄怆内伤悲。
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
白露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位,通常降临于公历9月7日或8日,宣告着秋天的序幕正式拉开。此节气亦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,人们在这一天会遵循一系列独特的习俗与活动。
晨露轻洒,秋意渐浓。当朝,家家户户皆早起,踏出家门,沐浴露珠的清新。轻抚草尖,凉意袭来,身心俱享这份秋日的清凉。
白露至,秋收景致渐浓,田野间作物金黄。此日,人们齐聚一堂,举行盛大的丰收祭典,以感恩大地之赐。精选佳粮陈列祭台,香烟袅袅,虔诚祈愿来岁五谷丰登。
白露时节,正是采摘水果的黄金时刻。众人纷纷踏入果园,亲手挑选成熟果实。甜蜜滋味在唇齿间绽放,大自然的恩赐尽收眼底。不少人家中带回这份喜悦,与亲人共享,共度佳节,温馨氛围油然而生。
白露时节,饮茶成了一项雅俗共赏的习俗。此日,人们精心泡制一壶香茗,与亲朋好友共享。茶水洗涤心灵,带来宁静与平和。茶香袅袅,令人心旷神怡,更添一份和谐氛围。
白露之际,传统习俗中更添赏月雅事。夜幕降临,众人欢聚一堂,共赏明月,细品香茗。寻得幽静之地,沐浴在明净的月光之中。有人将心愿寄托于月光,期盼成真。在赏月之余,亦沉思人生哲理与追求。
白露时节,习俗纷呈,既有肃穆的祭神之礼,又有欢快的果香采摘与月下漫步。这些传统不仅彰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激,更蕴含了对美好生活愿景的追寻与渴望。
上一篇:2025年雨水节气是哪一天 2025年雨水是几月几号
下一篇:没有了
